老梅綠石槽,這是2到4月才會出現的季節美景,也有一說是3到5月。保險起見,這兩個時間的交叉點是3月中旬,所以我就決定在2020年3月17日去老梅看看囉!
↑老梅綠石槽
我先從MRT淡水搭863公車到"老梅"下車,之後先去吃飯,接著再走一下下就到老梅沙灘了,這裡就是老梅綠石槽的所在地
所謂的"石槽",這裡指的是大屯火山噴發後留下的火山礁岩,在經過海水的侵蝕留下較硬的部分。隨著東北季風帶來的海浪,海水中的藻類覆蓋在這些較硬的石槽上面,這就形成老梅綠石槽的特殊景觀。簡單來說,石槽披上了綠衣,它上面綠綠的東西是海藻,所以可以聞到濃濃的海藻味
然而,這次來的時候石槽上面的海藻並不多,不知道是還沒長還是死了,但是我還是拍了一些照片留作紀念,故特別在下面附上這段時間的成果
↑老梅綠石槽
(補充:照片中的綠石槽分成兩個部分,中央呈現綠綠的模樣,左下角則呈現灰灰石頭的樣貌。綠綠的是覆蓋海藻的綠石槽,灰灰的則是還沒覆蓋,或者是上面海藻已經死掉的石槽。當綠色的石槽經過太陽曝曬,上面的藻類死去就會形成灰灰的模樣,所以灰色才是正常的,綠色則是季節限定的)
"綠石槽山谷",這是我發明的名詞。當大家忙著拍一整片綠石槽的風光,我彎下腰看看石槽間的空隙,這就形成山谷的模樣。隨著海水的灌入,這就是"水淹七軍"的場景,只是山上沒有關羽,山谷下也沒有于禁的軍隊,只有兩旁鋪上海藻的石槽而已。以下都是"綠石槽山谷"的照片,有些海水已經灌入了,有些則是沒水的山谷,故特別附上來留作紀念
↑綠石槽山谷
一年前的1月10日,我也來了老梅沙灘,只是當時沒有綠石槽,只有一大堆垃圾散落在沙灘上面而已,所以我待一下下就走了。這次不一樣了,海藻為石槽鋪上了一層綠衣,所以我當然就把握機會拍幾張合照啦!
↑與"老梅綠石槽"的合照
沿著老梅沙灘的棧道往上就會來到富貴角公園,沿著公園的動線一直往前就會來到富貴角燈塔了。這裡我已經來過了,所以就只有拍拍照片、看看大海、吹吹海風就走了
↑富貴角燈塔
↑與"富貴角燈塔"的合照
上次來富貴角燈塔的時候我是原路返回公車站的,但這次不一樣了。富貴角燈塔的旁邊有一個"富基漁港"的告示牌,這次我就沿著告示牌的方向往漁港走,中間還看到了一個像是冰雪奇緣2出現的石巨人,所以馬上拍張照留作紀念
↑冰雪奇緣2的石巨人
經過石巨人再往前就會來到富基漁港了。富基漁港就是一座漁港,裡面有賣很多海鮮,但我只有看看就走了
↑富基漁港
(趣事:我在富基漁港亂晃的時候發現地上有個"金排骨"的便當,大直也有一家"金排骨",以前立勝的何琪暖還常常訂呢!仔細看一下,沒想到這家就是大直的那一家,真是太令我驚訝了,想不到它竟然這麼有名啊?有名到需要特別從大直買過來到石門這裡吃啊!)
我大概在富基漁港待到17點30分,接下來往台2線的方向走去搭公車,期間還在石門婚紗廣場的對面吃了肉粽當晚餐,最後就從婚紗廣場那裡搭公車結束今天的老梅綠石槽一日遊囉!
Gary曰:「老梅綠石槽並沒有想像中的漂亮,網路上的照片大概都是修圖過的吧!今天是平常日,但是人超級多的,真是太出乎意料了」